《报告》指出,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我国居血管病(CVD)因素普遍,呈现出低龄化,在低收入群体中快速增长,以及个体聚集趋势。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
心血管疾病是一组心脏和血管疾患,包括: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肺血管病、外周血管疾病等。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通常属于急症,主要是由于堵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心脏或大脑。
据推算,目前中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2.9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00万,肺源性心脏病500万,心力衰竭450 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高血压2.7亿。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
血压越高,心脏及大脑、肾脏等主要器官的血管受到损害的风险就越大。如果不加控制,高血压可导致心脏病发作、心脏扩大乃至心力衰竭。血管中的压力可血液渗出,进入脑部并引发中风。
吸烟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和血栓形成,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二手烟同样可引起严重的心血管病和呼吸道疾病。
血脂异常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对身体造成隐匿性、进行性、性和器质性的损害,是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和缺血性脑卒中的而重要的因素。
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显著高于无糖尿病者,糖尿病增加了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风险,也增加了慢性肝病、感染、肝癌、胰腺癌、女性乳腺癌和生殖系统癌症死亡风险。
肥胖者血液中的脂质含量往往较高,增高的脂质会损伤血管内皮,并通过受损的内皮进入血管壁,沉积于血管内皮下,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而导致心脑血管事件。
一些膳食特点明显不利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比如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减少,脂肪供能比过高,膳食胆固醇的摄入量呈明显增加趋势。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是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有代谢综合征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3 倍。
研究显示,颗粒物(PM)大气污染是心血管病的因素,尤其是PM2.5被认为是其中最主要的致病成分,与心血管病的关联更为密切。
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病理是动脉粥样硬化,当斑块变大时,它会停止在一个固定的地方。通过用药及改变生活方式,会让斑块停止或减缓生长,合适的治疗还会使得斑块缩小。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