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当你确切地发问,这种气质是什么的时候,又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的答复。让人感到油腻的男性到底是什么样?
从既定印象来看,第一反应大概就是外表。略微超标的体脂率,或者一个较为显著的啤酒肚,可能很容易被贴上油腻的标签。
而数据,似乎又为这份印象提供了支持。根据《柳叶刀》相关报告中提出,在近十年,中国人的肥胖率迅速上升,至2012年,中青年男性超重肥胖率达48.8%,约为女性超重肥胖率的1.6倍。
腰围,作为衡量肥胖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有了明显的趋势。中国疾控中心对国人的腰围增长做了追踪研究。在1993~ 2011年这个时间段内采样的18~65岁的成年人中,男性腰围均值从76.5厘米增至84厘米。同时,在2006年,男性中心型肥胖率为22.5%,女性中心型肥胖率则为21.7%,男性比率首次超过了女性,并持续上升。
中国的状况在广义上来看,其实是不符合规律的。大学健康测量和评估研究所(IHME)的研究曾认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肥胖存在性别差异。虽然大家都在一起胖,然而发达国家里,成年男人肥胖率通常高于女人,发展中国家则是成年女人始终比男人胖。
因为在发展中国家,妇女既需要劳作又需要照顾家庭,没有时间去管理体重。而在发达国家就相反,那里的男性会花更长的时间在电脑上,久坐不动。
这样看来,中国男性在这方面,已经提前达到了富裕阶层的“标志”。但与此同时,却没有养成国外男性们的健身习惯。
在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中,中国男性近6亿6千万,而青壮年男性占3亿,但其中只有0.3%有锻惯,也就是1000万人左右。
相反,根据2016年美国National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的数据,在年满18岁以上青年男性中有进行有氧锻惯的比例为51.7%,而达到了美国国家健身标准强度的也高达21.7%。
主流的审美标准往往是世界通行的:如果说一个没有赘肉的,甚至有着明显运动痕迹的身体会被形容为干净的话;那体重超标,有时还配备肚子的身体,很多时候可能真的会与“油腻”挂钩。我国大多数男性,显然属于后者。
如果硬要翻译的话,油腻似乎可以与英文中的“Greasy”相对应。妙处在于,除了形容头发油腻等实际意义之外,Greasy还广对应了一些不够“磊落”却远没有到违法程度的行为,比如字典其中一条中文释义就是:谄媚的。
这大概才是互联网上大家所称的“油腻的男人”:他们有着较多的社会经验,深谙社会上一些负面的潜规则,并且选择亲身去践行它。
《纽约时报》曾经就此专门写过一篇,名为《兄弟规则:中国的饭局》,站在外国人的角度,作者James Palmer惊讶地发现“饭局在中国的生意场上是一种工具,而这种工具带着一股令人发噱的幼稚感,奇妙的却是大部分男性都已人到中年。”
“划酒拳、咸猪手、低俗段子,还有以试探他人弱点――无论是在喝酒还是女人方面――为乐,都是其中的常态。”
同样,人类学家庄思博(John Osburg)曾用了数年时间与四川富裕阶层的生意人交往,在他形容下的饭局或其他,与“随便一个初中生开的派对一样,只是多了酒或小姐。”
这似乎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中国人讲究人脉与交际,同时也格外重视“吃”这个场景,两件事结合在一起,似乎决定了“中国式饭局”其实是作为非常特殊的一个社交场景而存在的。
80年代之后出生的人,在没有进入社会前,对中国式饭局的印象,可能都称不上纯粹的喜爱。而大众对于这些应酬酒局的刻画,也多是出于负面。
然而,我们这一代人长大了,这些行为却仍然没有停止,甚至更频繁地出现在了大众视野——那么就说明,总有一些人在开始做这些他们曾经认为不那么对的事。
这些曾经过叔叔爸爸酒醉臭味的男孩们,在步入社会后,选择了和长辈们同样的,他们变得世故,且沾沾自喜地以此作为成熟的标准。
首先声明,手串一点问题也没有,每一个爱好和个人选择都值得尊重。之所以在这里提到手串,是在前几天一条热门微博“中年男人如何保持风度”下,微博账号“社会网络与数据挖掘”对其做了数据分析,“不要带各种串”提及频率名列第三,仅仅在“不要老是传授人生经验”和“不要自以为是”之后。
很奇妙,正反两边的形容词勾勒出了不同的形象:一个是前进的、学习的状态,另一个似乎更多地处在高位,是一个居高临下的保守态度。
而中枪的“盘串”,代表着一个讲究“”、“参透”和大量时间投入的爱好,也是一个很难与创造性活动直接挂钩的行为。而一个完全不满足于现状,浑身上下是野心与动力的少年人,的确很难想象会爱上盘串。
听上去可能是套话,但如果去看看那些我们所认为“不油腻”的中年、甚至老年男人们,似乎又能够找到一些惯性。
出生于1943年的山本耀司至今仍然在推出新系列,并且在40岁时开始学习空手道拿到黑带。而82岁舞台剧导演蜷川幸雄在去世前不久的访问里仍然谈到:“我仍然在为作品里呈现我们国度文化中的缺陷而努力”。
这样的永不满足和知足是显然有区别的:人归根到底骗不了自己,看着时间一天天往前走,是真的满足于自己的表现,地热爱自己的生活,还是不满足当下,却再也动不起来只好以“知足”来安慰自己——自己的内心是最为清楚的。
曾经有说法,认为中国女性并没有女人阶段,而是直接从少女跳到了妇女阶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很多男性可能也缺少了充满斗志的男孩和社会沉淀后的成熟男人阶段,直接进入了原地踏步的状态,同时还试图以老师的姿态教育别人,从而完成肯定。
而到底如何避免成为油腻的中年男人呢?从数据和例子来看,似乎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保持梦想,勇敢追求,以及多看ELLEMEN。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