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上午,由中日友好医院、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戒烟联盟、世界卫生组织戒烟与呼吸疾病预防合作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的2018年世界无烟日医者先行、全民促进、共享无烟生活科普大擂台活动在中日友好医院举办。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司副司长李浓、健康促进处处长姜雯,中日友好医院院长孙阳,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长宁、副主任吴敬,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中国戒烟联盟副彭明强,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高力等领导出席活动。活动还特别邀请了全国控烟宣传形象大使、著名演员蒋雯丽出席。
中国戒烟联盟、世界卫生组织戒烟与呼吸疾病预防合作中心主任王辰院士通过视频致辞。他指出,目前,中国人对吸烟的危害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从知信行的角度并没有很好的相信吸烟的危害,于是在行动上不能够跟上。今后的工作需要使百姓切实的相信吸烟的危害,并有实际行动。在这个里面有两个很关键的因素,首先是医务人员要带头控烟戒烟,并发出一致的声音。第二是,在宣传控烟时,要有创新的方法,使百姓相信吸烟的危害。
李浓副司长指出,吸烟危害健康早已是不争的医学结论。自2006年《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控烟履约工作。2016年,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全面推进控烟履约,加大控烟力度。控烟相关指标也纳入国家慢性病防治规划、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规划等多项十三五规划中,为持续推动控烟履约工作提供了的政策保障。
中日友好医院孙阳院长指出,近些年来,中日友好医院开展了包括编写《中国临床戒烟指南(2015年版)》、启动中国戒烟管理与教育项目、开展控烟科普宣传、成立中国戒烟联盟、举办戒烟医师认证培训班、建立全国专业戒烟热线等一系列工作。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长宁指出,作为国家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控烟健康教育工作是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中心尤其围绕世界无烟日主题宣传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控烟宣传活动,普及烟草危害知识,无烟生活,引导,树立新的社会行为规范,营造人人关注控烟、人人参与控烟、人人促进健康的良好控烟氛围。
征文期间,主办单位共计收集科普作品178篇,入围作品90篇,现场活动以科普大擂台的形式评选出一、二、三等作品,由《戒烟是最大的养生》获得一等,同时对活动优秀组织单位颁发优秀组织。会上中日友好医院烟草病学与戒烟中心主任、世界卫生组织戒烟与呼吸疾病预防合作中心执行主任肖丹教授发布手机Apps烟民体验计划及烟民福利。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在多家新平台启动第二届青年控烟创意短视频征集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做控烟知识的者。
烟草控制是全球的、针对单一因素进行健康促进的最有效措施,能有效人民群众健康。中日医院肖丹教授介绍,2016年8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托中日医院成立中国戒烟联盟,逐步构建中国临床戒烟体系。截止目前,联盟已有包括委属委管医院在内的130余家单位。联盟的戒烟:医者先行活动,充分发挥医务工作者健康守门人的权威作用,在临床工作中向患者戒烟科普知识,带动吸烟成瘾的患者戒烟。
肖教授指出,控烟工作也是健康素养促进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全国健康教育机构,通过持续深入开展控烟宣传教育,普及烟草危害知识,提高健康素养,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王辰院士一直强调,控烟是国之大事,戒烟是业之特长。医者从事控烟科普工作意义深远、作用巨大。肖教授介绍,在今年世界无烟日将召开医者先行,全民促进,共享无烟生活科普大擂台征文活动,旨在充分发挥医疗卫生计生系统在控烟工作中的带头示范作用,提高医疗机构和健康教育机构控烟科普能力,推进控烟宣传教育深入开展。
2017年5月13日,我们再次奔赴柳某家中,继续查看他的戒烟教育干预情况。去年入冬以来,他的病情反反复复,已花费数万元,由于天气寒冷,又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支持治疗,日子过得非常。开春以后,病情似乎略有缓解,但据医生说,痼疾已深,痊愈并不容易。
这一次,我们明显感受到了他的消沉与担忧。他常盯着20多岁弱智女儿玩耍的方向看,眼珠一动不动,连我们的问话都不想回答。我们带了一些戒烟的书,他随手翻看了一页,没想到眼泪竟扑簌簌流下来。我看得分明,那一页上写着父母抽烟或吸二手烟会导致胎儿畸形以及发育不良。
农村烟民,由于收入较低,抽的烟相比城市价格低,品质差,危害大,有的农民甚至干脆抽烟叶,而发霉变质的烟叶,对人体危害更大,有害物质会更多,焦油、一氧化碳、胺类等,正在迅速地着农民的身体健康。
抽烟-享受-沉溺-懒惰-消沉-易怒-生病-贫困,这是一条没有尽头的循环之,这是抽烟成瘾者,尤其是农村烟民难以回避的生命怪圈。他们没有受到足够的戒烟教育,没有良好的禁烟,他们没有想到,在吞云吐雾的享受之后,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在前方等待。
经过多年的努力,国内很多家医院设立了戒烟门诊。在戒烟医生专业而耐心的指导下,很多吸烟者戒除了烟瘾,告别了曾经天天不能离手的烟,过上了畅享呼吸的无烟生活。调查显示,虽然几乎人人皆知吸烟有害健康,但仍然有相当多的烟民不了解抽烟上瘾(烟草依赖)其实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同属慢性疾病,它可以治疗也需要被治疗。而且它还有其特殊之处--它是一种成瘾性疾病,应当由受过控烟知识和心理技能培训的戒烟医生来进行诊治。
笼统地说,想戒烟的人都可以来戒烟门诊就诊。吸烟者的烟草依赖程度各不相同,依赖程度轻微的可以自行戒烟,而那些依赖程度较为严重的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戒烟。存在以下情况的吸烟者来就诊:
和其他门诊一样,医生需要问病史、做检查后才能对症下药。但不同的是,戒烟门诊的检查是完成一些量表,通过吸烟行为评估量表判断是否已符合烟草依赖的诊断,并且进一步评估依赖的程度,然后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进行包括心理行为干预,必要时加上药物辅助治疗。
定期的门诊随访非常重要,让戒烟医生给予针对性的和指导,以渡过戒烟上的一道道。热忱的戒烟医生、合理的戒烟方法和药物,再加上吸烟者戒烟的决心,让戒烟门诊成为吸烟的终点、无烟生活的起点!
刚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心里其实很忐忑:医务人员戒烟?可行吗?现在回想起来,经历的一幕幕场景,说句煽情的话,真是令人。正是这次的戒烟经历不同往常,才有冲动拿起笔记录下这些文字,去回忆在这次研究中的那些人和事。
医者先行这个研究项目的意义就在于,它了医务工作者和一般人群戒烟的不同之处。一般人群戒烟,他自身对烟草危害的认识可能来自各种,诸如电视网络等,也可能来自亲戚朋友,接受过烟草危害教育的人应该很少,而这种认识通常都是很肤浅的。而医务人员则不同,因为他们几乎每天都要处理烟草带来的各种疾病,被烟草的各色人群。正因为如此,医务人员才成了最难戒烟的人群之一。通过医者先行研究项目发现,医务工作者们的戒烟通常都有一个触发点,否则很难他们吸烟的,因为这种,可能是已经跟随他们前半生甚至更久的习惯。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世界无烟日,身边仍有一大批烟民在吸烟。他们其中一部分人其实想过戒烟,但因为存在一些疑虑而未勇敢迈出戒烟的步伐。现对常见戒烟误区进行分析,希望能把他们带出误区,步入戒烟征途。
部分人会误以为是容易生病,实际上,这些是尼古丁突然戒断后出现的戒断综合证。但是戒断症状是暂时的,是人体机能的自身调整的过程,在戒烟后的第一周最为严重,多数在3~4周后逐渐减弱至消失。从长远来看,戒烟的益处远远大于其不适的影响。
正确的戒烟方法是:专业医师加上药物治疗与患者意志力的综合戒烟策略。即使发生复吸,也不应气馁,能停止吸烟一段时间,这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成功,要总结这次的经验教训,重新鼓励自己,尽快计划新的尝试。
无论何时戒烟,戒烟者的寿命都长于持续吸烟者。研究发现,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平均早死亡约10年,60、50、40或30岁戒烟分别可赢得约3、6、9或10年的预期寿命。而且,戒烟后呼吸道症状会明显减轻,对于多年受慢性肺部疾病困扰的患者而言,戒烟后生活质量会显著提高。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从这个定义看,健康分了三个层面,就是身体上、心理上和在工作生活中的健康。
吸烟成瘾是种病。在中国,每年死于烟草相关的疾病者超过100万人,约每分钟2人死亡,有一半的长期吸烟者是死于吸烟导致的相关疾病,大部分是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及癌症。吸烟相关疾病已经是人群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认识到这一点后,我前往我们医院戒烟门诊就诊,医生根据吸烟情况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戒烟计划,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戒烟药物。3个月后,彻底摆脱了烟瘾。我戒烟后生病的次数明显下降,这不就是身体健康概率大了吗?
吸烟对健康百害而无一利,所以戒烟才是最大的养生。看到我这个老烟枪戒烟成功,你一定想戒烟我也能做到。的确,戒烟真的不难,关键是真的想戒,然后采用科学方法来戒烟,一定会事半功倍,一次成功。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过,戒烟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我已经试过上千次了,充分体会了对自己戒烟屡次失败的无奈。戒烟这件事,让我感很强,有十多年烟龄的我已经不知道失败多少次了。
而今我已过而立之年,吸烟依然是我排解工作压力的好伙伴,每天的吸烟量也从1包变成了2包。不知不觉我发现自己咳嗽的频率明显增多,说话也经常气短。医院报告显示,我有患肺癌的高风险。这一结果让我感到十分与害怕,我知道吸烟可以导致肺癌,但从未想过这么的事情竟然可能与我有关系。我的身体不仅是我自己的,还是全家的。我要好好活下去,为自己,为家人。
和之前一样,烟瘾来的时候,自己焦躁不安、脑子里想的就是吸完烟的舒适感;但是这次不同的是,当烟瘾要打败我的时候,我会想起老爸花白的头发和语重心长的话语,告诉自己下去。我跑步、健身,转移注意力。同时,我还去了戒烟门诊,服用了戒烟药物。最终经过半年的,我胜利了。得意地和老爸说:老爸,这次我真的戒烟了。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