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2017年四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显示

类别:热点新闻 日期:2017-10-27 20:12:39 人气: 来源:

  四季度中国经济总体将保持平稳运行。中行专家在谈及全球银行业发展形势时表示,尽管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全球银行业复苏的动能将会持续;预计2017年全年中国银行业规模有望保持平稳增长,资产质量继续改善,金融科技将给传统商业银行转型升级带来难得的机遇。

  “随着新动能强劲增长,企业盈利延续改善趋势,中国经济总体将保持平稳运行。预计四季度P增长6.7%左右,全年增速6.8%左右。”

  9月28日,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在京发布《2017年四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课题组专家就2017年四季度经济金融形势以及全球银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分析,并针对热点问题回答了提问。

  中行专家在谈及全球银行业发展时表示,尽管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全球银行业复苏的动能将会持续;预计2017年全年中国银行业规模有望保持平稳增长,资产质量继续改善,金融科技将给传统商业银行转型升级带来难得的机遇。

  今年三季度,受房地产调控效果、“环保风暴”以及季节性因素等方面影响,中国经济始于去年四季度的企稳回升动能有所减弱。不过,《报告》认为,四季度,外部总体向好,中国经济总体将保持平稳运行。

  “四季度,人民币贷款或将高位回落,居民贷款增长放缓;利率大幅上行可能性较小,时点性资金紧张仍是常态;弱经济基本面牵引,债市小幅反弹行情可期;人民币汇率升值承压,双向波动特征或更加明显。”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梁婧分析称,未来一段时间,货币供给偏紧局面会有所改变。预计2017年末M2增长接近9%,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长13%左右,全年新增贷款13万亿元左右。

  “四季度,来自国内的不确定性增加,应予以密切关注。”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陈卫东表示,为避免经济超预期回落,宏观政策将在“去杠杆、防风险”主基调下,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积极财政政策要在防范地方债务风险的同时,加快发挥“宽财政”的作用和空间,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前瞻性和灵活性,继续辅之以从严的监管政策。

  2017年“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政策取得新进展,特别是去产能、去库存进展明显,甚至超出市场预期。未来去产能政策重点应有所调整,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重点是平衡好去产能与保供应、稳价格的关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市场化长效机制。

  与此同时,伴随四季度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和金融去杠杆的不断推进,更需要关注“影子银行”、房地产泡沫、国有企业高杠杆、地方债务、违法集资等领域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防范这些领域的“灰犀牛”风险爆发带来的冲击。

  “我们估计,2017年三季度,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在4%左右,资产和负债将分别增长10%和9.8%,不良贷款率在1.63%左右。”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赵雪分析称,经济增速稳中趋缓、货币政策稳中偏紧以及监管政策持续发力,这三方面因素对银行业经营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此背景下,第四季度上市银行的经营情况将呈现以下特点:金融“去杠杆”将继续推进,资产质量改善势头将持续,信贷投向上“脱虚向实”倾向明显,净息差降幅有望收窄,金融科技将持续向传统银行业渗透。

  中行专家分析认为,四季度,在金融回归本源的背景下,银行信贷投向将继续调整,公司贷款业务上将继续服务于“一带一”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点战略,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和中高端制造业等领域;个人零售业务将成为不少银行的转型重点,加上同业业务缩减等影响,零售业务产品创新、业务流程优化等将加大力度;房贷业务受房地产政策收紧等因素影响将持续收缩。

  “随着货币政策稳中偏紧、利率中枢持续上行,上市银行净息差降幅有望收窄。”专家分析认为,市场利率上行的影响将逐渐由银行负债端传导至资产端,其中,大型银行涉及同业业务较少,流动性较充裕,负债来源中存款占比较高,净息差有所回升。

  “受互联网金融监管趋紧的影响,各大互联网企业也试图通过跨界合作推进金融科技的发展。”专家判断,未来一段时间内,银行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将进一步加深,有望通过共享客户资源、加快数据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探索智能银行的发展。

  推荐: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厦门健康男性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