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分会等主办的食品营养新趋势论坛上,《2017年中国居民食品营养健康关注度大数据》调查报告正式发布。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霍军生解读了儿童营养与健康大数据,并指出:目前我国儿童营养不良依然存在,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超重和肥胖持续上升,这都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家长应帮助不同年龄的儿童保持膳食均衡,并注意分阶段补充营养。
大数据分析显示,肥胖、身体发育和营养不良是大众最为关注的儿童健康话题,而钙、铁、钾则成为最受关注的儿童营养素前三甲。
霍军生指出,充足的营养是儿童智力和体格正常发育乃至一生健康的物质保障,因此需要强调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维生素A、C、D等多种维生素及钙、铁、锌等重要矿物质的足量摄入,并鼓励儿童经常参加户外活动。
霍军生说,我国儿童营养现状仍不乐观,值得注意的是,肥胖也属于营养不良。超重儿童的饮食习惯往往不好,摄入过多高热量高脂食物,却又蔬菜水果等有益身体的食物,再加上体育锻炼不足,就容易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
因此,肥胖儿童更需要注意均衡膳食,摄入种类丰富的食物,同时要控制总体热量的摄入;少吃高油、高糖、高能量食物;多吃全谷物和杂豆、蔬菜水果和豆类,适量吃瘦肉;逐步增加身体活动,以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他介绍,儿童的生长发育期可划分为四个不同阶段,由于不同阶段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不同,面临的常见营养问题有较大区别,每个阶段的营养需求也不一样。
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母亲应该尽早开奶,纯母乳喂养,适当补充维生素D,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保持健康生长。
处于消化、觉、认知发育的旺盛期。家长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基础上,要科学添加辅食,不,从含铁丰富的泥糊状食物开始添加辅食,逐步实现食物多样化;辅食不加调料调味品,食品安全卫生。
处于神经、心理等成长期。在营养方面,应足量食物摄入,并做到平衡膳食,每天喝奶,足够的钙摄入量;让儿童养成规律进餐的习惯,能够自主;足量饮水,正确选择零食;家长要合理烹调食物,让儿童参与食物制备的过程;经常参与户外活动。
身高、体重突增,处于行为习惯形成期,因此,日常生活中要三餐合理、不偏食贪食,保持体重适量增长;注重食物多样性,足量的钙、铁及各种维生素摄入;合理选择零食,足量饮水,不喝含糖饮料,禁饮酒;每天至少活动60分钟,充足的户外活动;认识食物,学习烹饪。
要找出思想盲区、管理盲区,下决心加大对三合一多合一场所、工业大院、散乱污企业、违建等的清理力度,按照市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部署,各区已迅速落实,对辖区内相关区域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