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男性心理 > 正文

2017三支一扶考试内容-申论范文:让心理健康之花开遍和谐校园

类别:男性心理 日期:2017-8-17 17:49:49 人气: 来源:

  近日来,“投毒”“血刃”等字眼频现象牙塔内,一股腥风戾气吹入了恬静的读书之地。本是同窗之谊,却做之争。社会大众在扼腕之余,不禁发问:天之骄子为何心胸如此狭窄,举动如此骇人?是什么让他们对生命如此?也许极端个案无法推导出整个青少年群体的心理问题,但一连串的疯狂举动已为整个社会敲响警钟,象牙塔内的心理“亚健康”问题已不容忽视。

  如今,我国教育普遍存在功利、浮躁的价值倾向,只注重传授知识,而罔顾“”培养,很多人直到大学才开始应对生活中的烦恼与挫折。面对学业、情感、就业等多重压力,心理问题和人格隐患出现,遇到问题往往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导致高校极端案例频现。“长才靡入用,大厦失巨楹。”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既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适应社会能力,又能促进其身心全面协调发展,更能满足新时期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需加强教育的研究和投入。从与国外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程度对比来看,国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尚不深入,分类并不明确,各个地区和教育、研究机构掌握的资料零碎,高校学术资源、专业指导老师相当匮乏。当今青少年群体因心理健康问题已成“高危群体”,亟须相关部门开发出更实用的系统教育模式,加强心理教育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认证工作,为高校探索适合学生群体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需社会多方合作,营造良好氛围。家庭是青少年心理健康藤蔓萌芽的土壤,校园是借力助其成长的竹架,二者缺一不可。有关部门应强化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督促高校为学生打造一个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和团结友爱的人际氛围,提供完善的心理咨询服务,打消学生的顾虑;对存在心理障碍的青少年耐心、回访,使其乐于沟通、摆脱困扰,逐渐融入正常的人际圈子。同时,引导家长不断更育观念,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做好其心理压力的调节和疏导工作。

  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需建立监督预警机制。全社会都应正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善于利用和丰富的社会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青少年群体教育、管理、约束的能力。在针对青少年广泛开展专业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要建立心理预警网络,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和干预心理异常的学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工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应着重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要成才,先,让每位青少年都学会、理解和尊重,成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成为一个具备人文、积极面对生活的人。

  推荐: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厦门健康男性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