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10日是“世界卫生日”,由世界卫生联合会1992年发起,并经世界卫生组织确定后开始实行。旨在: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消除的,增进寻求帮助、自助和帮助他人的能力。
今年是第28个“世界卫生日”,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我行动”,旨在通过广泛开展科普宣传与健康教育,引导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号召各级、部门及单位、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各尽其责、各负其责,共同关注心理健康、关心疾病患者,合力构建和谐社会。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轻度的疾病如失眠症、抑郁症、恐惧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患者净空法师近况像感冒一样普遍。令人担忧的是,我国疾病患者多数没有接受正规治疗,除了经济原因外,很多疾病患者和家属没有认识到抑郁症等疾病的害处,或者害怕受到的歧视,讳疾忌医。
进入秋季,心理疾病就诊人群比以往小幅提升,然而心理疾病防治现状不容乐观,有很多心理疾病患者对此往往疏于诊治而造成更加严重的危害,捍卫心理健康已成为当下刻不容缓的问题。
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卫生意识,健康生活行为,实现障碍的早防、早诊、早治,同时,帮助困难障碍患者家庭度过,一方和谐稳定,胶州市心理康复医院围绕“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我行动”,走进单位、学校、社区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
《少年中国说》中说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而少年身心健康,那么祖国的未来便会健康发展。
为尽早让青少年掌握心理卫生健康常识,学会调节自我心理情绪,10月9日下午,胶州市心理康复医院社会心理服务中心赵金香主任,来到小学,为五年级的孩子们上了一堂妙趣横生的心理卫生课。
赵主任通过询问大家国庆假期如何度过以及回归学校生活又是如何进行自我调节的互动问题,引出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概念。
随后让孩子们分组进行绘画,并跟小组讲述自己画中的故事,引导他们倾诉,情绪。通过让孩子们上台表演展示“我的七彩情绪”,让他们对各种情绪有了直观的认识。赵主任用生动形象的实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孩子们认识大脑,弄懂情绪是怎样工作的,了孩子们建立自己的“冷静角”以及“掌中大脑”,以此来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当今社会,妇女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她们不仅是工作岗位上的中坚力量,也是家庭生活中的重要脊梁,兼顾工作与生活的她们,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因此关注女性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越来越多与月经有关的心理问题、婚育问题、焦虑、抑郁以及睡眠等问题出现在她们身上,预防保健也愈加重要。
10月10日下午,胶州市心理康复医院心理治疗师、主治医师宋丹为计生干部开展了题为《关注女性心理健康夯实和谐社会基石》的。为大家科普了“世界卫生日”常识,详细介绍了影响女性心理健康的生理特点、性别特征、社会家庭等因素,随后针对青春期、孕产期、产后女性的心理特点,讲述了不同时期影响心理的主要因素及保健知识。
通过本次,进一步提升了计生服务人员身心健康水平及对服务对象特殊心理状态的早期识别能力,以便于及时发现和掌握有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和突发事件的苗头,做到及时疏导化解。
为提高市民对健康的关注,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疾病和心理健康问题,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10月10日上午,胶州市心理康复医院在宝龙城市广场开展义诊活动。
活动现场,市民陆续前来咨询失眠、焦虑、情绪等心理健康问题,专家们通过询问了解咨询者情况,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类问题,同时为市民免费提供简易的心理测评,根据测试结果给予积极正确的引导,为他们提供了简单、有效改善睡眠质量、自我调整情绪的方法。通过义诊活动,我们感觉到大众对心理健康的需求,也意识到我们的责任与担当。
短短两个小时,现场咨询人员21人,免费量血压30人,发放卫生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67份,普及了卫生知识,提高市民对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认识,使健康生活深入。
界卫生日之际,胶州市心理康复医院防治科刘伟先主任,通过掌握的贫困病人状况,走村入户,将党和的免费药品,亲自送到贫困病人手中。
九龙北匡家茔村隋女士患有症,来院治疗多次,她们家中经济条件差,家里有两位老人,腿脚不便,需要人照看,而隋女士的丈夫,不久前被查出肠癌,家中主要经济收入支柱倒塌,日子非常难过。同村的律先生家中只剩他和老父亲两人,狭小的房间陈设简陋,各种杂物凌乱不堪,日子着实清贫。
所幸,他们家的情况被列入了国家扶助残疾人的“686”项目,刘主任将他们日常的需要用药送到患者手中,详细询问了两名患者最近的病情,并一再用药剂量和时间,给他们送去了来自和医院的温暖,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减轻他们的家庭负担。
“686”项目是国家免费药品救助项目,是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重性疾病的预防与管理治疗的示范项目,项目启动资金为686万元。项目目标是完善综合预防和控制重性疾病患者行为的有效机制,加强疾病防治能力建设,提高6种重性疾病患者管理治疗率,降低行为率。自2012年起我市落实实施。
为使该项目惠及全市贫困重性病人,胶州市心理康复医院严格把关,建立救助档案;定期随访管理,每年开展一次送医送药送服务,医师每半年进行1次服药后免费疗效评价和治疗方案调整,对行动不便的病人送医送药上门。
据统计,“686项目”每年救助障碍患者50人左右,常规化验检查200人次,约6万余元;为此,许多病人病情稳定,减轻了家庭负担,了社会和谐稳定。
为纪念世界卫生日,胶州市心理康复医院“心灵”志愿者服务队也结合“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我行动”主题,行动起来,走进华福润敬老院,探望敬老院的老人们,并开展《老年健康,从“心”开始》。
国家心理二级咨询师王晓亮为老人们进行心理,他从健康的概念谈起,结合自己的临床工作和身边生动的例子,给老人们科普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类健康的新标准:机体健康的“五快”、健康的“三良”,针对老年人特殊心理状态,分享了老年理健康的五原则、心理健康素养十条,提出了许多方便有效的调节自我情绪的小诀窍等。
老人们听的津津有味,不时传来阵阵掌声。有位老奶奶特意跑到前面来跟志愿者说,“您好,大夫。能不能把王大夫的内容给我打印一份,你们讲得太好了,包括上一次过来讲的,都太有用了,我们老人越学越健康。” 随后,志愿者们上台与老人共唱歌曲《歌唱祖国》《没有就没有新中国》等,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胶州市心理康复医院心灵志愿者服务队自成立以来,一直走在服务老年理健康的前列,每年平均500余人次参加志愿服务,爱心陪伴老人,减少老人内心的孤独感,并找出老理问题的源头,帮助老人走出心理误区,为胶州市卫生事业做出了贡献。
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开展社会心理疏导,是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途径,是全面推进依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下一步,医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机制、创新思、优化服务,努力推动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这项惠民工程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在全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等相关工作中走在前列、展现担当。
10月12日至13日,烟台市牟平区中医医院在安德利度假酒店会议室举办践行旨,牢记,全力推动医院高
《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推行两票制实施方案(试行)》(鲁卫发〔2017〕31号)自2017年10月实施以来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九月起正式施行 加强职称评审管理确保职称评审质量 □ 本报记者 杜 晓
为进一步推进双报到工作,加强市计生协机关和银座花园社区共商共建,10月11日上午,济南市卫生健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