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电影《逃离》中的学生第一次鼓足勇气穿上女性服装的场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部有关青春和跨性别者主题的电影是由一所高中的学生拍摄的。
某中学学生歌在影片《逃离》(Escape)中饰演主角。这部跨性别者主题的影片讲述了一名年轻男孩日渐接受自己的女性身份认同的故事。
在过去的几周中,这部总长75分钟的电影已经在同志中心和武汉同行同志中心上映了四场。《》和其它的国家新闻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也大都是好评。
但性别身份认同在中国依然是一个的话题,因此,这部影片在中国要更进一步广泛并不容易。允许个人更改身份证上的性别,但前提是他们必须完成了变性手术,并且20岁以下的人不能进行变性手术。
今年六月,下属的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颁布条例,要求删除违主义价值观的网络视频,譬如“展示‘非正常’性关系或行为”的视频。条例中没有提及跨性別者,但却包括了同性恋,尽管中国于1997年已经同性恋化,并在2001年将其从疾病名单中删除。
胡然然说,学校团委的一位代表给出了两个理由:一个是这部电影中出现了学生身穿校服谈恋爱的戏,而另一个是跨性別者的题材过于前卫。
去年冬天,胡然然在看了《有性无别》这部纪录片后,有了拍摄这部影片的念头。《有性无别》是中国一部关于跨性别者的纪录片,其中讲述了跨性别者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包括、,以及获得性别重置手术医疗服务的问题。
长期以来,胡然然都对电影很感兴趣,她上初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帮忙电影布景工作,她说:我的父母和老师一直劝我不要从事这个行业,因为他们觉得拍电影对女生来说是特别难的工作。
直到最近,她开始构思拍摄一部影片,讲述一个人如今接受真实的。当她看了《有性无别》这部纪录片后,她决定将这一主题和中国跨性別者的境况相结合起来。
她说:终有一天,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这样或那样的少数群体。没有人可以逃脱这个命运。例如,女性导演就是一个少数群体。
《逃离》导演胡然然。她刚从高中毕业,将会前往大学分校修读物理专业,辅修电影制作专业。
影片中,扮演男主角的演员是她的同学歌。拍摄过程中,他曾一度无所适从:我们的化妆是在学校教室里完成的,踩着高跟鞋,穿上女装,自己突然不会走了。出教室之后迎面就碰到了学弟,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他说:我是用自己的真实情感来演这部电影的。这部影片的主题和我产生了共鸣,因为自己也爱上了一个男孩。
他现在只跟父亲坦白了自己是同性恋,还没有和他的母亲谈论这个话题,很担心她知道后会有什么反应。
他对母亲的担心了。他的母亲是一名医生,看了《逃离》这部电影后,她在一场放映后的讨论中表示,跨性别者和同性恋都是“心理扭曲”的人,需要接受治疗。
在影片里一个反复出现的场面中,歌饰演的角色被困在楼梯间,无法。他蜷缩在地上,大喊:放我出去!
他解释道,高一的时候,性别认同的问题曾让他痛苦纠结:表演那一段时,我忍不住哭了,因为那正是我在现实生活中经历过的噩梦,仿佛时刻被着一样。
跨性别女演员陈西岳(音)也称赞了这部电影:它(这部电影)不仅让人们更好地理解跨性别者,同时也表明,学生是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和酷儿(LGBTQ)群体的新力军。
她表示:我希望把学习的重心放在一些基础学科上,譬如物理学,培养逻辑思维和观察能力。我相信,一个好的导演不仅仅是有精湛的技术,还需要有丰富的教育背景。
她的野心不仅仅在于电影制作本身,她表示:当我完成学业回到中国后,会努力去改变中国电影乃至中国社会。从观众的反应来看,我们的这部电影确实改变了一些人对性少数群体的态度,还有一些人对他们自己的态度。而这正是我想要达到的目标。
胡然然:我们这代人因为教育的改变,获得了更多这方面的认知和探索,但现实中很多人并不了解这还有这样一群人存在。漠然或歧视,这是我觉得最的事情。所以,拍这样一部电影,想让更多人了解和知道这样一个少数群体的真实存在。
胡然然:印象中,初中心理咨询师把男生和女生分开,分别做过一次教育课。对于女生的教育,有一个观点我记得非常清楚,就是老师不断强调,结婚之前不能。到了高中,附中国际部的生物课,有不少性的知识,外教课也会谈到关于性少数者的话题。
胡然然:这部片子可以算是我们对高中生活的一种纪念吧。在接触这群人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克服了很多困难,只是为了能真正做一回自己。我一直觉得,所有人在不同方面都可能成为少数群体,所以你不必感到自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