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摩”倒计时 买MSCI指数基金还是买成分股?】随着“入摩”脚步渐进,公募基金相关产品布局正紧密展开。目前有13家基金公司了MSCI系列指数基金产品,其中有7家基金公司申报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基金,目前已有南方基金和招商基金的产品先后获批。而部分私募也早已在成分股。专业人士分析称,与其他MSCI中国A股相关的综合型指数相比,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是唯一一只及时了A股被纳入MSCI进度的指数,能够便捷、快速、精准地捕捉A股“入摩”所带来的投资机会。据了解,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涵盖了A股众多大盘蓝筹股。前三大行业为金融、工业及可选消费,占整体成分股权重达到51.5%,同时还有部分科技龙头,兼顾蓝筹和价值成长双轮驱动,将是未来外资流入的主要标的股。
【35公司年报现险资身影 绩优成长股获持续布局】近期上市公司2017年报相继披露,不仅使投资者能够更为准确地挑选沪深两市中的绩优成长股,同时也能对险资等机构资金的布局方向窥得一斑。数据显示,在沪深两市已披露2017年报的上市公司中,有35家公司2017年末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出现险资身影。在新进持股方面,江南高纤、海达股份、明泰铝业、峨眉山A、汤臣倍健、安通控股、卫星石化等10家公司为险资2017年四季度新进持有,持股数量分别为:1169.31万股、799.95万股、745.74万股、730.97万股、702.20万股、571.02万股、426.90万股。而胜宏科技、高新、峨眉山A等3家公司则在2017年四季度受到了险资不同程度的增持。万华化学和佳士科技(300193)均为连续11个季度的险资重仓股,汤臣倍健(300146)、北部湾港(000582)、胜宏科技(300476)等9股均为连续4个季度以上的险资重仓股。
【“大国重器”概念“刷屏” 12篇券商研报力荐8行业】随着近日《大国重器》第二季的热播,一大批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先进装备,也成为了当下高度关注的“明星”。与此同时,也有不少投资者开始把目光转移到资本市场相关的投资机会上。而众多券商研究员们也在加班加点赶研报,深挖大国重器概念股的投资机会。据统计,仅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有7家券商发布了12篇以大国重器为主题的研报。其中,有一半都是推荐了电力设备相关的股票,华夏幸福、隆基股份、湘电股份等公司被券商研报提及的次数最多。除了电力设备外,基建、发动机、轨道交通、海洋装备、半导体、重型机械、大飞机等在这部纪录片中被提及的七大行业也同时被多家券商看好。
【牛散大股东搞实业 玩残了散户玩死了“椰岛鹿龟酒”】3月12日晚间,继ST保千里等公司之后,又一家上市公司发布业绩变脸公告。海南椰岛从预盈2100万元变为亏损,且无法确定亏损数额。海南椰岛陷入此中困境,与公司大股东“东方系”有关。其本身牛散抱团组建的公司,2015年11月入主后,大肆投放广告拉动销售,不料公司却陷入了亏损泥潭。为了维系股价,公司还玩出“忽悠式增持”。 值得注意的是,海南椰岛业绩预盈公布于1月30日晚间,在此之前,1月29日、1月30日,上市公司股价连收两个涨停板,此后股价一狂跌不止。考虑到大股东“东方系”原为牛散抱团组成,或许存在猫腻的可能。而趁着业绩预盈而买入的投资者,显然损失惨重。“东方系”把老字号“椰岛鹿龟酒”玩得半死不活的同时,也把投资者得够呛。
【三大医药指数创新高 医药主题基金最近一月强势上涨】2月12日以来,医药板块持续了一个月的良好涨势。昨日迎来小幅调整——3月13日,、中证申万医药生物指数分别报收于10726.70点和10568.42点,分别下跌1.58%和1.57%。就行业发展而言,以前医药市场销售能力重于产品质量,存在“劣币良币”的现象,而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进行、鼓励创新药政策的陆续出台,整个医药行业的格局会出现一些根本性变化,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升,龙头公司优势不断扩大。
【征战龙虎榜:主流机构观望 游资大胆做多】3月13日,沪深两市低开低走,成交量明显萎缩。个股普跌背后,涨停个股也大幅减少至34只,同时有4股跌停。龙虎榜中,主流机构观望情绪浓厚,买卖频率及买卖金额均大幅降低;相比之下,短线资金则表现活跃,推动多股快速涨停。普通13日因跌停上榜,买入席位中出现一家机构买入569万元,其余买卖席位则均由营业部组成。对比来看,营业部卖出力度远强于买入。人人乐13日因大幅震荡上榜,买入席位前五位均为营业部,买入较为集中。卖出席位中则有一家机构出现,卖出金额为699万元。创维数字13日因涨停上榜,买入席位前五位均为营业部,合计买入占当日成交31%,买入较为集中。虽然卖出席位前五位同样均为营业部,但卖出力度明显较买入分散。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