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数字金融反欺诈》发布 详解8大场景欺诈攻防战

类别:热点新闻 日期:2018-6-1 19:39:14 人气: 来源:

  新华网6月1日电 数字技术与金融业的融合发展,也伴随着金融欺诈风险不断扩大,反欺诈形势严峻。5月31日,由京东金融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中国刑事学院共同撰写的《数字金融反欺诈》(以下简称“”)在发布,梳理了欺诈新方式、反欺诈手段,以及在8个金融场景中识别、打击欺诈行为的落地实践。

  在欺诈团伙产业化、规模化,且广泛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今天,反欺诈技术能力直接影响着数字金融反欺诈的实际效果。从技术的运用层级和着力点来看,数字金融反欺诈技术手段可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引擎等类型。

  中主要列举了8个数字金融场景,即网络支付,网络运费险、网络借贷、网络营销、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手机银行、生猪保险。

  以网络支付场景为例,某用户发现自己银行卡里的5万元“不翼而飞”。反复查询,他被通知自己在某平台注册了一个新账号,购买了高达49966元的商品,实质上并非本人的购买行为。其实,该平台风控部门利用其风控体系在支付的那一刻已触发预警。接到预警后,风控负责人快速安排对这一订单的拦截,同时安排发货以进一步锁定嫌疑人,最终帮助用户损失。

  黑色产业集团往往通过社工方式和技术手段,盗取利用个人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和银行卡号等直接关系账户安全的要素,并进一步用于精准诈骗、恶意营销。在这个场景中就是通过运用行为序列、生物探针和关系图谱技术能对支付环节的前中后期风险进行预判、综合分析,能够对在线交易中的账户行为进行有效识别和打击。

  首先,行为序列技术发现了购买记录的异常。其次,生物探针技术发现本次购买行为与往常不同。最后,关系图谱技术通过分析发现该用户对本商品的需求并不高,因此也触发了预警。在数字金融反欺诈具体应用中,多种技术组合使用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需要升维和跨界。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杨东表示,反欺诈方式必须从孤军奋战联合打击。反欺诈不仅仅是针对既已发生的诈骗行为,事前做好防止工作,防患于未然、打击于无形才是上上之选。

  中国刑事学院网络犯罪侦查系主任秦玉海认为,从实践经验来看,反欺诈之战不是某一种技术或方法的单打独斗,而是一场集数据、技术和机制于一体的综合防御战,数据是反欺诈体系建设的核心和前提,技术是打赢反欺诈之战的重要支撑,机制是优化反欺诈效果、提升反欺诈能力的重要保障。

  数字金融反欺诈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只有在技术的不断迭代中实现自身的动态优化,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胜利。京东金融研究院院长孟昭莉表示:通过的发布,一方面,我们希望为行业提供一本新型欺诈真实案例的“警示录”,并介绍反欺诈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我们借此呼吁行业内外的同仁携手,共同加强反欺诈技术的研究合作和数据信息共享,为数字金融的碧海蓝天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金融最新新闻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厦门健康男性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