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男性心理 > 正文

公益性心理援助遍布青岛 咨询减压新模式

类别:男性心理 日期:2016-10-1 10:05:37 人气: 来源: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张晋

  赵青(化名),36岁,某企业工程师。在过去三年中,他因赌球欠了几十万外债,妻子闹离婚,母亲住了院,父亲借酒浇愁……在这个家庭处于崩溃边缘时,一个名为“康龙温心工作室”的公益性心理援助组织派出一位二级心理咨询师为赵青每周一次进行心理疏导。心理诊所就设在阜新路街道安泰社区。

  与此同时,这家机构还派出五个工作小组分别对五个求助家庭进行心理援助,其中有拒绝上学的15岁少年、拒绝与外界沟通的30岁研究生、在校园里有暴力倾向的小学生……这些求助者由他们所在的社区或学校推荐给“康龙温心工作室”。“康龙温心工作室”从登记注册的五十余位心理咨询师中招募志愿者,按他们的专业特长,三位咨询师组成一个工作小组,共同完成一个求助家庭的心理治疗工作。据该组织创办人、鞍山路派出所警察康龙介绍说:“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往往存在个人、家庭、社会三方面原因,三位咨询师可以同时从三个方面入手,帮助求助者重建正常的人际关系和个人的生活信念。”

  目前,在岛城,像“康龙温心工作室”这样的民间社会公益性心理援助组织还有许多:

  2011年底,公益性心理机构“宏赞心理咨询中心”进入登北社区贮水山服务中心,至今,已为登北社区280多人提供过免费的心理服务。他们还组织新市民子女冬夏令营,并给社区工作人员提供心理辅导课程。在青岛12349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由青岛市关工委组织的“关爱心理热线”通过电话接听解决青少年及其家庭的心理困扰,50位心理咨询师从2011年开始至今,在每一个周末为家长和青少年提供心理援助,到目前为止,已经用热线的方式为近500人次做了专业的心理疏导工作。

  青大附院国际医疗部心理咨询师、二级心理咨询师王晓琳和她的四位具有心理咨询资质的同事成立了心理委员会,从2013年开始,每月一次给医生和护士做心理减压,协助医院调解医患矛盾,并教给护士“放松技术”,让她们以催眠的方式帮助做手术或产科的病人减轻紧张感。

  专职心理咨询师、市心理协会副秘书长姜倩丽在崂山区成立名为“爱慈心红十字心理援助志愿者服务队”的公益组织,为特教学校的学生和家长提供心理援助。

  通过手机健康服务平台,新市北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二级心理咨询师陈记平与外地20岁求助少女建立了咨询关系,在今年1月到3月期间通过网聊的方式对她进行了近20小时的心理援助,多次将她从企图自杀的危险情绪中拉了回来。

  在岛城,心理咨询这一在寻常人眼中还有些“遥不可及”的舶来品,正在通过公益服务的形式进入公众日常生活。青岛大学社会学教授刘黎红认为,在社会转型期间,社会迫切需要心理服务。但每小时动辄三五百元的市场化咨询显然与当今经济发展水平、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不相吻合。在青岛,心理预防和心理援助的专业化社会组织以公益的方式服务社会,同时发展壮大自身,这是一种“双赢”的社会创新模式。这是有益于社会文明进步、有益于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的新生事物。(更多内容请点击青报网查阅)

推荐: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厦门健康男性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