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接着说心理学入门好书推荐的下半部分。「脑、知、情、意、群」这五大心理维度,我们上次讲完了「脑」和「知」,今天接着往下讲。
能给我们的和繁衍带来好处的东西,会让我们产生积极情绪,从而驱动我们去争取它;而那些能给我们的造成危害的东西,会让我们产生消极情绪,从而驱动我们远离它。
关于「趋利」,我推荐的是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心理学教授戴维·巴斯写的《的演化》,这本书的主题是人类最喜欢的那一件事——性,它讲的是人类的择偶偏好、两性行为是怎么进化而来的。
戴维·巴斯是著名的进化心理学家,进化心理学的框架在人类的两性选择方面有特别强的解释力,男女之间那点事,在这本《的演化》里被巴斯用进化心理学从里到外扒了个透。
关于「避害」,推荐的是《这太恶心了!揭开厌恶心理的奥秘》,作者蕾切·赫兹(Rachel Herz),是一位研究气味和饮食心理的心理学家。
这本书从恶心的食物开始说起,慢慢出「恶心」或者叫「厌恶」这种情绪存在的价值,它对人类到底意味着什么。
动物似乎只有这种生理反应,而只有人把进化成恶心厌恶这种情绪,它可能是人类独有的。所以由「恶心」入手来思考人类的本能,是一个很不错的角度。
我们接下来说人类心理结构中第四大维度——「意」,意志的「意」。这个维度下的核心问题是:人在多大程度上拥有意志,能决定自己干什么。
首先,人的大量行动都是自动化的反应,控制它们的,是潜意识,是基因赋予我们的本能。人的意志对这些行为中的很大一部分是无效的。
对于人类的潜意识,总结得最有趣、最的可能是神经科学家大卫·伊格曼的《隐藏的:大脑的秘密生活》这本书。没错,大卫·伊格曼就是我们节目里刚说完的《超凡》那本书的作者。
大家可能都知道弗洛伊德提出的冰山理论:冰山90%的体积都在水下,浮出水面能被我们看见的只有10%,而人的意识与冰山很类似,浮出水面的、能被我们到的意识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水面之下是潜意识。
弗洛伊德提出这个比喻的时候其实没什么拿出什么科学依据。要看科学依据的话,那就得从这本《隐藏的》里找,书里用大量的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案例来说明人怎样在潜意识的操控下行动和做决策的。
有自动化的行为,那当然还有受意识控制的行为,这里才是意志施展的地方。意志最强烈地体现在人们用意志力对抗本能冲动的时候。
在这个主题下,我推荐的书是《意志力:关于专注、自控与效率的心理学》,它的作者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罗伊·鲍迈斯特(Roy F. Baumeister)。这是本畅销书,大家可能已经读过了。
比如书里有一个实验证明,意志力很像肌肉,用多了是会疲劳的,意志力一次性用太多,是会被消耗掉的。这几年来,有一些研究者发现这个结果没法在实验室里复制出来。关于它的争议,目前还在持续之中。
旧的结论被新的,这种情况在心理学里非常常见。人性太复杂了,我们对人性很多方面的了解,都只是刚刚开始。每当这种新旧结论的情况发生一次,我们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其实就往前进了一步。
科学从来不会声称自己已经发现了一切,解释了一切。只要新足够过硬,科学就能坦然接受点被,当然前提是你的过硬。
像心理学这种算是比较年轻的学科,在认错中前行,其实是就是它的日常。《意志力》这本书和它引出的一些争议,是这种科学日常的一个范本。
最后来说人类心理结构中第五大维度——「群」,「群体」的「群」,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人有天生的社交需求,也有很多应对在群体中与他人互动的心理机制。
在这些心理机制里,最重要的一种可能是「合作心理」。人不为己,在很多时候人们都有冲动把自己眼前的利益最大化,人类似乎是有一种的本能的;可是,人类为什么又那么擅长合作呢?
从家庭、村落到城市,从企业到国家,人类可以说是建立了地球上最复杂的合作系统。人是怎么获得这种超强的合作能力的呢?
《超级合作者》这本书给出了这个问题的部分答案,它的作者是哈佛大学数学与生物学教授马丁·诺瓦克(Martin A. Nowak)。这是位大神级学者,在Nature、Science上发文章如家常便饭。
马丁·诺瓦克的数学功底极其强悍,他的很多研究都是用数学建模来完成的。所以这本《超级合作者》里有那么一点偏数学的部分稍微有点难度。但是即便抛开这些,余下的那些文字论述部分,也是足够精彩纷呈。
在人的社会性这个维度里,我要推荐的第二本书是《绝非偶然》。这可能是书单里最特别的一本——它是一本自传。书的作者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埃利奥特·阿伦森(Elliot Aronson)。
阿伦森非常巧妙地把社会心理学里一些最重要的洞见、最重要的结论融入到对自己生平的记述之中。你一边看着学术大咖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一边就把社会心理学给学了——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阅读体验。
另外我觉得这本书同时也是一本科学版的励志书,如它的书名所说,一个人最终会发展成什么样,「绝非(拜各种)偶然」所赐,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人完全可以摆脱儿时不愉快经历和个性缺陷的,通过不停地完善来成就。
这12本书写法上各有特色,有《天才地理学》这样的散文式写作,有《绝非偶然》这样的自传,也有《思考,快与慢》这种干货如雨的硬科普。
这12本书在内容上也是百花齐放,它们遍及心理学的各大研究领域,同时也能反映出心理学与各种学科之间的交叉。
我们会在《意识与脑》里看到心理学与神经科学、哲学的交叉,在《思考,快与慢》里看到心理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在《超级合作者》里看到心理学与数学的交叉。
比如「意志」这个主题,就是隐藏在好几本书里的共同母题。再比如,几乎在每一本书背后,都蕴藏着的思想。
我们看书的一大乐趣是看不同的书里就同一个观点相互碰撞,或是看它们相互验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通向一个共同的原理,也就是我节目里提过的「大道归一」。
PS: 依旧厚着脸皮插硬广,老魏耗尽毕生做的一个付费节目《魏知超:心理学前沿好书精讲》——领先国内至少一年抢鲜品尝全球心理学家最新出版、尚无中文版的重磅好书,为你打开一个全新世界——已经上线两个多月了,收获无数好评,是全网唯一一个立足专业有趣心理学的新书精讲节目,求新求变永不满足的你还不快来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