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索女性心理学研究的特点和规律,为我国本土化的女性心理学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文献与理论分析法。结果:女性心理学在研究主题上更加关注女性特有的心理行为规律,如性、身体意像、摄食障碍等;关注对象从过去以白人为主的主流群体向转变;研究方法趋向多元和整合。未来的发展趋势表现为:研究对象的拓展和研究方法的深化,多理论视角与跨学科的整合,科学和价值问题的平衡等三个特点。结论:女性心理学的发展规律可为我国本土化的女性心理学研究提供指导。
郑莉君;中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樊富珉;;我国团体心理咨询的发展:回顾与展望[J];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魏红权;冯江平;;国内女性心理学研究轨迹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年04期
张晓文;;认知风格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金怡;姚本先;;生活应激研究现状与展望[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1期
邵景进;教育心理学个体差异研究的百年历史轨迹及展望[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1期
郭雯;王国芳;;21世纪女性心理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胡乐;余林;;网络成瘾的成因机制研究综述及展望[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陆璐;姚本先;;大学生兴趣研究的现状与展望[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程族桁;;我国情绪调节研究内容与方式的变迁及展望[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赵丽琴;;成就目标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及展望[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杨鑫辉;;中国心理学史学科的回顾与展望[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张立松;黄凯平;;田霖;刘儒德;;心理学中的情感问题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胡俏;;工作倦怠研究的回顾与思考[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王辉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长久的过去 短暂的历史:女性主义心理学思想溯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网友评论 ()条 查看